1983年, 第4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1983-12-05
  

  • 全选
    |
    学术论文
  • 框架节点专题研究组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30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受力性能以及影响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直交梁约束、轴压比、剪压比、配箍率以及梁纵筋在核心区的锚固滑移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及有关设计建议。同时进行了6个转移梁塑性铰的节点试验,探索了避免梁纵筋在节点核心区的滑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的新途径。
  • 余如柏,张芩,毛锡纯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1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个大跨度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多层厂房的设计。为检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性,进行了一个足尺结构(大跨度单层框架)的使用荷载试验以及二根模拟梁的极限荷载试验。 按本文设计、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较接近。最后,并提出若干设计建议供参考。
  •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32-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由中国上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与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计划司联合召开的体育馆结构经验交流会,于1983年5月8日至12日在广西柳州举行。这是在我国第一次召开的有关体育馆结构的专门性学术会议。
  • 杨景华,黄仲康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36-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在整体预应力结构中采用“先拉后折”方式配筋,钢筋应力分配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并推荐一种实用简化计算方法,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 包世华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50-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分区混合法求框支剪力墙、落地剪力墙和壁式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时的内力和位移,是文献[1]的继续。对三种常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和位移给出了计算公式。 框支剪力墙和落地剪力墙的共同工作,多肢剪力墙和壁式框架的共同工作均为本文的特殊情况。
  • 何玉敖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61-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土中梁式结构受力力学机理的分析,探讨了当前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地下结构与其上面复盖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能准确地求出垂直振动时结构的动态反应。并为了求得模型中的基本组成因素——土体刚度,提出有限元-曲线拟合法。 文中采用土中浅埋梁的动态试验资料,对提出的模型与算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 林振飞,郭景芝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72-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本文根据整体厂房模型试验的数据、曲线记录、照片及部分理论分析阐明交叉支撑临界状态的判定方法和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
  • 汪达尊 ,于泽辰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75-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日本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于1981年6月1日公布实行,执行一年来,遇到一些问题。三井建设设计部的池田博俊在日本《建筑知识》1982年8月号谈到了这些问题。现摘译于下:
  •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80-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振冲法加固松软地基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9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化工部北京重型机械化施工公司主办,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13个部所属70多个科研、设计、施工单位、高等院校、出版单位以及建设、管理部门的98位专家、学者、教授和工程师等。《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组的工程师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6): 82-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