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3-04-05
  

  • 全选
    |
    学术论文
  • 徐培福,郝锐坤,赵西安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一些结构体系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包括楼板体系)。文中还扼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一些科研成果和设计经验,其中包括:剪力墙的形式及其设计,地震区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及柱截面的选定,楼板变形对高层建筑结构内力的影响,筒体结构的试验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高层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及沿高度分布的研究。
  • 丁大钧,蓝宗建,金芷生,蒋永生,卫龙武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1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于1977年提出了偏心受力构件刚度和裂缝计算方法。最近恨据国内后来陆续进行的100多根短柱和长柱,以及70根偏心受拉构件的试验资料,对原建议公式中的某些系数略作了调整。这项建议填补了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中的一个空白,它和我们早先提出并为规范TJ 10-74采纳的受弯构件刚度和裂缝计算方法组成一个统一的计算体系,可供即将修订的新规范参考。 在本文中,用我们试验的68根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资料进行了验算,表明建议的方法能较好地符合试验结果。
  • 谢育良 ,李寿康 ,颜德姮 ,喻永言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2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课题通过18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约束梁的抗剪试验,研究了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约束梁的抗剪强度随剪跨比m和弯矩比n变化的规律,即剪跨中反向弯矩对抗剪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约束梁的抗剪强度公式。
  • 陈一平,王开顺,龚思礼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36-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在专用计算机和数据处理仪上对建筑物脉动信号进行处理时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对处理结果随机误差估计的方法。通过对北京地区八幢建筑物脉动信号的分析,研究了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时,体系基本振型的特点。
  • 刘安清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45-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导出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包括轴向力效应在内的直线楔形杆件单元刚度矩阵,可供分析直线楔形杆件框架弹性稳定问题用。
  • 尚世佐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55-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最近用强夯加固饱和软粘土的经验,探讨了下列几个问题:用现场试验法确定夯击参数与饱和软粘土的加固效果。饱和软粘土在强夯后的渗透性。它基本符合西德鲁尔大学提出的公式V=Ki~m。根据荷载大小、种类、范围,地基土壤特性及建筑物类型,提出了超夯范围。强夯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及减振措施。建议按频率分析法考虑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 童衍蕃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70-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将剪力墙沿高度采用类似桁架中斜腹杆均匀、分敞布置的方案,作者经过试算研究,认为这种布置方案比习惯采用的剪力墙沿高度上下对齐的佑置方法有利。由于未经过模型试验,更未经过实际工程考验,因此这种剪力墙的布置方案在目前还只是一种设想,为开阔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思路,现摘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 叶耀先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73-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日本建筑规范自1924年问世以来,在1980至1981年期间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修改。新修订的建筑规范已于1981年6月1日施行。新规范是多年实践经验和五年专门研究成果的结品。现将其中有关抗震设计规定简介如下。
  • 王可成,王贻荪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7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建筑结构学报》1982年第2期刊登了“地面波动分析若干问题”一文(下称“波动”文),读后似觉有些不妥之处: 一、匀质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在集中突加谐和力(竖向力或水平力)作用下沿力向的稳态谐和位移的公式,即“波动”文中的公式(1),(2)及(3),应用突加集中力作用下弹性半空间表面位移
  • 李金华 ,刘孝荣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76-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波浪厅的网架结构采用了通过对正放,斜放、星形四角锥网架进行改进形成的一种在正放弦杆的节点之间增加少量与正放弦杆成45。夹角的附加斜杆的网架。 该工程原设计于1978年,采用带边桁架的斜放四角锥网架。跨度为43.2×43.2米,网格4.8×4.8米,
  • 龚永松 ,徐渭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79-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干1983年1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市召开了抗震试验技术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等48个单位90名代表。会议共收到76篇文章。与会代表就结构与构件抗震性能试验方法与评定,足尺结构抗震破坏试验评价,动力试验方法与数据分析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 潘复兰
    建筑结构学报. 1983, 4(02): 79-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1982年7月我国代表小组应邀赴英参加了在南安普敦大学召开的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国际会议和在剑桥大学召开的离心机模型国际讨论会。会上宣读的论文有67篇,分为:近海结构;本构关系;土中波;离心机研究,数值方法;土、结构相互作用;土动力学和地下运动,随机方法;坝和边波;地下结构;基础振动;土壤液化等十二个专题。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计有32篇(包括与其他国家联合发表的)。我国发表的论文有3篇。